hth客服:玛玛·安德森:我脑子里从来不想要传达什么故事


hth应用:

  玛玛·安德森(Mamma Andersson)是当代绘画领域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。她的绘画语言以内省而富于叙事性的图像为核心,常在日常场景与舞台般的构图之间游移。安德森的作品多以油画为主,但在层叠的色彩、透明与不透明的对比中,呈现出类似版画与拼贴的质感。她擅长将记忆、历史影像、戏剧布景与自然元素交织在画面之中,使绘画成为一种充满心理暗示与叙事张力的空间。与强调色彩爆发力的艺术家不同,安德森的色调往往克制而复杂,带有梦境般的氛围。她的作品同时体现出静谧与不安——仿佛日常生活的一个瞬间,却又隐含超现实的裂缝与暗示。

  “要想对某件事产生一种集中的感受,你必须把它简化成几个可以讲述故事的小事。然后你就能创造你自己的历史。”

  玛玛·安德森于1990年代后,她在瑞典国内艺术界逐渐受到关注,并在2000年代凭借个展和国际双年展的亮相而进入国际舞台。2006年,她代表瑞典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并获卡内基艺术奖,其作品现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、巴黎蓬皮杜中心和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等重要机构。她现生活、工作于斯德哥尔摩。

  A:是的,一张照片,或许是一幅图像的基础,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可能会一直存在。然而,我并不想描绘这张照片,所以一段时间后,这幅画往往会自行发展。

  A:我可以花数周时间寻找有趣的主题,有时我会在意想不到的书籍或杂志中找到它们。

  《影响下的房间》,彩色吐印和糖提蚀刻法,结合蚀刻法和软底蚀刻法,2008

  《日晷》,彩色糖升和吐咬蚀刻版画,硬地蚀刻版画,印于雁皮纸上,中国拼贴,62.2 x 45 cm,2013

  A:很长一段时间里,我都把自己的画作视为自己创作的电影里的静态图像。年轻时,我梦想成为一名电影制作人,但终究是选择了绘画。大约十年前,我开始在皇家剧院档案馆里搜寻所有剧院布景的舞台布景。我借了一些照片,并复印了下来。其中一些至今仍在使用。

  A:我想你经常会把它们看作叙事。因为我的作品是比喻性的,所以这在所难免。但我脑子里从来不想着要传达什么故事。更多的是氛围,或者说一种感觉。

  Q:在之前的采访中,你曾将你的作品与体育运动作比较。你认为每件作品如何构成挑战?

  A:嗯,我不知道,你有时会说很多不经思考的事情。当然,我年轻时也是一名跨栏运动员——有些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遥远。从纯粹的精神层面来说,这是一种释放控制,进入一种特殊专注状态的过程。但我认为我几年前谈论的是一位捷克女子跳高运动员的一系列照片,她每张照片都脱掉一件衣服,最后只穿着一条小短裤和一件极简上衣。她全神贯注,绝对没意识到奥运现场众多期待世界纪录的观众。现在,绘画不再以结果为导向,而是常常需要脱去所有衣服,才可以获得认可,而不是对观众的期待视而不见。

  《冲浪者》,彩色吐印和糖色蚀刻画,以及蚀刻法和软底蚀刻法,72.4 × 52.6 cm,2010

  Q:你很小就开始画画,后来又解释说你喜欢阅读。这是否意味着图像对你来说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?

  A:是的,我的童年和青年时期都画画和素描。这当然是可能的,因为那其实就是我最有效的沟通方式。阅读很费力,很慢,有时甚至难以理解。由于我是左撇子,我的手总是会擦掉铅笔上的文字,所以我所有的笔记本都看上去很糟糕。如果我有阅读障碍,应该不会很严重。因为现在我写电子邮件和回答问题都是用书面形式。我一直在读书。我工作之外唯一的爱好就是读书俱乐部。

  A:是的,我喜欢好的画作,但糟糕的画作也很难让人接受。目前我感兴趣的画家略有不同。有些只是短暂地出现,有些则常年陪伴我。现在我经常看卡西米尔·马莱维特的作品,卢卡斯·克拉纳赫的作品也一直陪伴着我。我可以列出50位杰出的画家,但我为何需要这么做呢?

  《日晷》,彩色糖色提升与吐出咬痕水粉画,硬地蚀刻,印在gampi纸上,中国色。62 x 45 cm,2013

  Q:在当代艺术方面,你提到了卡拉·沃克、或路易丝·布尔乔亚,但你的作品也让我想到了。你能承认这其中存在某种联系吗?

  A:伊娃·海丝有时很出色。彼得·多伊格和我几乎是同一代人,他出生于1959年,我出生于1962年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们在相似的影响下成长。也许我们听过同样的音乐,看过类似的电影,读过《丁丁历险记》,并且同时在艺术学校学习。我们俩都曾在特定时期对同一位艺术家感兴趣。我没有受到他的启发,我也不认为他受到我的启发,但我不得不承认,有一位离我很远的艺术家有时和我“同井取水”,这很有趣。

  Q:色彩在你的作品中扮演着什么角色?你使用了很多“柔和”的色彩……它们对你来说有什么特定的含义吗?

  A:色彩是最好的,没有难看的颜色,但有些颜色的组合有时会在某一些场合显得格格不入。我们如今生活的时代往往非常麻木,近乎音盲。

  Q:你描绘了很多人物,有的从背后,有的戴着面具。这是啥意思?加斯通·巴什拉曾写道,面具让人们在面具背后,能够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表情。你认同这个假设吗?

  A:在画中与某人的目光相遇,与与活生生的人目光接触并无二致。这可能会让人感到压力。或许露出你的背影或戴上面具是一种克服压力的方法。但我没有画过面具,而是画过玩偶。